30块常识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故事大全

故事大全

安徒生童话故事读后感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之“枞树”有感)

2021-11-27 13:27:33故事大全
安徒生童话故事读后感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之“枞树”有感) 从小我就喜欢阅读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接触这本书是由我母亲给我的幼儿启蒙教育,记得我念小学时经常
安徒生童话故事读后感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之“枞树”有感)

 

从小我就喜欢阅读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接触这本书是由我母亲给我的幼儿启蒙教育,记得我念小学时经常喜欢趴在床上阅读,直至阅读完整本书,而且母亲也常给我讲故事,我最记得的童话故事是“白雪公主、拇指姑娘、灰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打火匣、皇帝的新装”,但是这些童年的记忆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生活的成长而淡忘,如今我重新拿起这本由一位译者叫叶显林翻译的版本,仅是他的译者序就被吸引了,我认同他的说法:它所提到的“各界的专家,学富五车,且治学严谨,更不论安徒生童话本身所蕴含的无限奥义—时至今日,大家似乎已达成共识:安徒生童话不仅是给孩子,也是给成人看的。不过,在我理解,安徒生童话只是给一部分大人看的,即给那些心存“纯真、善良和美好”或至少心里尚怀着回归“纯真、善良和美好”梦想的大人看的,但我把这一部分大人也归为“孩子”—在我看来,真正的“孩子”应该包括三类人:一类是生理和心理上都尚未成熟的真正的孩子;一类是那些心存“纯真、善良和美好”的成人;最后一类是那些至少心里尚怀着回归“纯真、善良和美好”梦想的成人。”

到现在到底还有多少人还在看安徒生童话故事呢?像叶显林先生所讲的三类人中哪类人还在看呢?或者这三种人都还在看呢?每个人看待社会的角度不同,当然对社会、事物也自然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的人对偷坑拐骗是常惯的作案显然在他们的眼里社会就是一个偷坑拐骗的社会,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给他们得以生存,又或许偷东西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嗜好和生存规则,为什么那些称为盗贼的人就喜欢偷东西呢?这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业力,一个人在世或多或少会受到前世业力的影响对当世做出一些与前世相关的事情,(如果信佛的话),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属于他相应的身份,如有的人一出世就是富家子弟,有的人一出世就生于官宦之家,还有些人一出世就是贫穷之家,甚至是乞丐,一个小偷的后辈还是小偷,如果问起为什么他们喜欢去偷去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业力的关系,一代传一代也不足为奇。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科学的说法,科学说法中首选的是贪小便宜的心态,当小我的出现造就了这个人去偷取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已经失去了原本纯真、善良和美好的一面。社会的诱惑太大了,致使每个人都有小我的存在,真正的那份属于纯真、善良和美好的一面都已在小我的控制中。

《枞树》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枞树它生长在一片大森林里,它生长的地点很好,能得到太阳光和充分的新鲜空气,周围还有许多大朋友——松树和别的枞树。不过这株小枞树急着要长大,它一点也不理睬温暖的太阳和新鲜的空气。它对于太阳、鸟雀,对于在早晨和晚间飘过去的红云,一点也不感到兴趣,不满意自己生长的地方。看着一株株被伐木工人砍去的大树,很好奇它们将要被送到什么地方去,也很积极地向周围的“朋友们”打探那些被送去的大树的结果如何,当它知道那些大树会被送去一个富丽堂皇的地方去,自己也希望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当然枞树是不可能享受到的,因为到了圣诞节的时候,它是最先被砍掉了的一株。斧头深深地砍进枞树心里去,于是它叹了一口气就倒到地上来了:它感到一种痛楚,一阵昏厥,它完全想不起什么快乐。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根生土长的这块地方,究竟是很悲惨的。它知道自己将永远也见不到那些亲爱的老朋友,周围那些小灌木林和花丛了——也许连鸟儿也不会再见到呢,别离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光明已永远的远离于枞树,往日的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也不能感受到了。然而当枞树清醒过来的时候它已经被抬到了一间漂亮的大客厅里去,仆人把它放进装满了沙子的大盆里,在大盆里枞树的经历让它不安,它的不安使它感到一种经常皮痛的毛病,而这种皮痛病,对于枞树说来,其糟糕的程度比得上我们的头痛。枞树最终的命运是被佣人看成了碎片捆成一大捆柴在大酒锅下熊熊的燃着,枞树的生命也完了。

读完这个童话,我的感想是:要珍惜美好的时光和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要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也不要不满于现状,培养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看待事物,珍惜今天,对于一切不可知的明天不再期待,因为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能随时兑换一切;活在当下,把握现在的快乐,珍惜眼前的一切。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
[!--temp.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