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块常识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什么(故乡文章全文解说)

2021-12-24 18:00:44生活常识
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什么(故乡文章全文解说)
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什么(故乡文章全文解说)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鲁迅先生坐船回故乡席慕蓉在《乡愁》里这样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什么(故乡文章全文解说)

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

鲁迅先生坐船回故乡

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什么(故乡文章全文解说)

席慕蓉在《乡愁》里这样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在每个人的心里,故乡是从小成长生活的地方,有着深深的眷恋与难忘的回忆。可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每每读来却很压抑,仿佛看到他站立在船头,望着江南水乡,心里重重地一声叹息。

《故乡》出自于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写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在《新萌芽》杂志上。这是鲁迅在亲身经历生活的变迁后写就的一部小说。这篇小说在艺术写作手法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文学作品,成为了语文课本中的教材。

这部小说通过鲁迅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从多个角度深刻地描写了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抨击了不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这篇小说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此,除去要表达的社会意义,还可以窥探到鲁迅先生的矛盾心理。

艺术家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

《故乡》的矛盾情感所在,就是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主要表现在三处对比上。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情感世界,解开他对故乡的特殊情怀。

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什么(故乡文章全文解说)

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

鲁迅先生的故乡

一、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衰败的故乡

鲁迅的童年时期是快乐的,家庭富足优渥,别人都尊称他为“少爷”。他在家人的保护下生活的无忧无虑,一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模样。那个时期的鲁镇平静美好,仿佛一座不被世俗打扰的世外桃源。

也正因为这份童年的回忆让鲁迅怀着一份期待的心情,“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一心欢喜只为再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可是没想到见到的却是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力。

故乡的景色让鲁迅心生悲凉,原来故乡早就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模样。其实这悲凉的背后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这次回家要把聚族而居的老屋卖掉。鲁迅父亲生前,家里的光景好,朋友亲戚都和气。自从家庭遭受变故,父亲重病后,他的少年生活都是在白眼与嘲讽中度过的。

母亲为了生计,不得不变卖家产和首饰,他在药房和当铺中奔波,尝尽了人情凉薄和世间的冷暖。

在《呐喊》自序里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在鲁迅的记忆里,故乡有着童年的美好,也保留着伤心的往事。

故乡的景色和家庭的变迁令人伤感,可是故乡的人更感到无比的失望。

印象中美丽的杨二嫂如今刻薄、市侩;童年时期与自己交好的闰土,在多子、各种苛捐杂税的压迫下变得麻木,呆滞。

故乡本应该是最让人留恋和不舍的地方,可是眼前的人和景,以及卖掉老屋的心情,让鲁迅陷入到了一种悲观绝望的痛苦之中。记忆中美丽的故乡和现实世界里颓废的故乡鲜明对比之下,对故乡之根的追寻在精神世界里坍塌了。

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

鲁迅先生的故乡

二、杨二嫂从善良到各种恶习的堕落

在旧中国的农村,社会经济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日渐衰败,穷苦的老百姓在社会的底层苟活。在物质的贫困与重压之下,人们变得刻薄、尖酸。

杨二嫂一出场的时候,尖利的怪声把人吓了一大跳,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看看,鲁迅的人物刻画多么到位,杨二嫂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谁能想到这个让人厌恶的五十多岁的女人,竟然是以前年轻美丽的豆腐西施呢?

在鲁迅的印象里,杨二嫂是文静贤淑的,年轻时候的她“脸上擦着白粉,颧骨没有那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如今的杨二嫂生活窘迫,没有了招揽生意的资本,只能凭借着能说会道的嘴,艰难维持着生计。

杨二嫂不仅在形象上发生了改变,她的行为更让人所不齿。第一次出场时,她在不了解别人生活的前提下,就随意编排了一番话,目的是把那些木头家具顺走。她就像一只可怕的怪物,随时要对人发起攻击。

被拒绝后不死心,在怒骂离开的时候,顺手把一副手套带走了。之后,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硬说这是闰土故意埋在这里的。她自以为有功,便拿了狗气杀,踮着小脚,飞也似的跑了。

以前的杨二嫂虽然生活艰辛,但是仍然善良淳朴,依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可现在的杨二嫂外形瘦削,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放弃了尊严,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她觉得城里人都是有钱人,老屋里要卖掉的家具就应该要送人,一副占小便宜的丑恶嘴脸。

这个吃人的社会,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枷锁下,活生生地把杨二嫂如同魔术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的眼里早就没有了原则和底线,在人的一副驱壳之下,只剩下了利益和手段。杨二嫂是可怜的,亦是可悲的,她所做的这些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而已。这种不公的社会制度,让杨二嫂成为了时代的悲剧。

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

杨二嫂

三、少年灵气的闰土和成年后麻木的闰土

鲁迅不忘故乡除了对鲁镇仅存的美好记忆外,和闰土之间的友情也让他难忘。因此当母亲和他说起闰土要来看他时,“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又看到美丽的故乡了。”

本来对故乡的一切都倍感失落,记忆中少年闰土的模样却未曾改变,这是精神世界里的唯一希望。在童年的记忆里,闰土的形象是个十足的小英雄: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

少年闰土

闰土不仅会月夜刺猹,还会在冬天的雪地上捉麻雀,在海边捡拾各种各样的五色贝壳。在等待闰土到来的日子里,生活又好像有了希望。

在期待与兴奋中等来了闰土,可是眼前的闰土却不是记忆中的那个闰土了。他的样貌与身材完全改变,紫色的圆脸变得灰黄,有着很深的皱纹。就连那双灵活的巧手,也在风吹日晒中变得粗笨开裂,就像是一块儿松树皮。

外形上巨大的改变让人陌生,关系上的生分把人重重地打回现实。

重逢后闰土的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深情,一声“老爷”就像一堵厚重的墙壁把两人之间隔开了。

“欣喜”是因为闰土见到多年未见的儿时伙伴很高兴,可这份欣喜转瞬即逝。随即的“凄凉”让闰土意识到了身份上的差异,不敢再向小时候那样彼此交心了。

从闰土的身上可见当时的农民有多么不堪重负,繁重的苛捐杂税,官绅的压榨以及饥荒,他们的背上就像背着几块沉重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闰土是当时社会中国农民的缩影,活着本就不容易了,可是还要如一只蝼蚁般任人践踏,毫无尊严。

残酷的封建社会让一个灵气少年硬生生变成了木偶人,万恶的封建礼教把两个好朋友彻底分开,这一切怎能不让人绝望和悲哀。面对无力改变的现状,也只有一声“呐喊”来控诉这世道的不公。

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

鲁迅先生和成年后麻木的闰土

四、在现实的世界里寻找精神的故乡,于绝望中生出希望来

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故乡有着“叶落归根”的情怀,对于鲁迅来说也不例外。只不过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下,面对故乡的人和事,心底里难免生出悲凉和绝望。

鲁迅并没有站在个人角度去探索故乡的变化,而是站在一种社会高度,对故乡进行远距离的审视与批判。

他希望故乡变成理想中的样子,这种改变是彻底的,是需要每个人努力并为之奋斗的。鲁迅期待故乡的改变有两个含义,一是当时的社会现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虽然一切并不那么如人意,但是看到宏儿想念水生,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和闰土的影子。他们这一辈人已经无法沟通,但愿后辈们都能过上新生活,这种新生活是未经生活过的全新时代。

重读《故乡》:浅析鲁迅对故乡的爱与恨

故乡 闰土

在鲁迅离开故乡的夜晚,他躺在床上,听着潺潺的水声,眼前又重新展现出深绿的沙地和金黄的圆月来。虽然身处令人绝望的现实世界,但是在精神世界里也还可以寻找一方净土。这希望虽然渺茫,却如星星之火充满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曾在人生路上茫然彷徨,对生活绝望。但是困难再多,也要对生活抱有希望,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正如鲁迅笔下的那句名言: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
[!--temp.tools--]